在没有波澜壮阔、也无惊涛骇浪的情况下,《天赐的声音6》悄然进行到播出的一半。这个节目一上线,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,尤其是在邻台的《乘风2025》以其半音综的形式施展了一番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华丽景象后,短时间内《天赐的声音6》似乎毫无对手可言。
然而,这段短暂的“空窗期”并未给《天赐的声音6》带来意想中的契机。就在十天前,热议不断的《歌手2025》如同席卷而来的风暴,为“歌手”这一称谓重新树立了标杆,瞬间引燃了无数话题,话题量可谓势不可挡。而三天前,崭新的音综《亚洲新声》也迎来了它的首播,虽然依然延续了“选秀”的老套路,但即使是“新瓶装旧酒”,人家总归是沾了“新”的边。
展开剩余69%回过头来看《天赐的声音6》,这一季的表现虽不乏亮点,但整体也只不过差强人意。除去张靓颖那令观众眼前一亮的翻唱表演外,其他内容似乎未能引起更多共鸣。尽管同样采用了“下沉市场”的策略,但《歌手2025》与《天赐的声音6》却是截然不同的风格。
《歌手2025》通过现场直播和全开麦线下演唱的方式,显著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,在这样一个缺乏真实感的时代,它展现了对观众的真诚善意。而相较之下,《天赐的声音6》在前两季的铺垫下,这一季却看到更多网红歌曲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上。在对这些所谓的“下沉市场”曲目的重新包装后,似乎仍未能摆脱其表面的特征。碎片化、片段式和重复感依然存在,单凭改编编曲似乎难以让这些作品焕发新的风采。
“天赐的声音”内核自洽,声音鉴赏团的存在是这档音综的一大特色。从某种程度上看,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得《天赐的声音6》与其他音综脱颖而出。然而,在这一季,声音鉴赏团的成员似乎集体失声,随着网红音乐博主的加入,声音鉴赏团的地位也沦为了“下沉市场”的一部分。曾经的机智点评与犀利言辞不再,歌手与鉴音员之间的火花交击、针锋相对也已然消失无踪。
这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声音鉴赏团,究竟能否提升大众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水平?在流量为王的时代,曾经引领潮流的大户失去了他们往日的工具性作用,这无疑将后果波及到其他方面。
那么,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层面呢?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张靓颖那曼妙的舞姿,或许正是这个节目令人记忆犹新的真正亮点所在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先查配资-南昌股票配资公司-实盘配资门户-网上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